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金門縣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

列印時間:113.11.26 20:20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112年度府訴決字第007號
公發布日: 民國 112 年 08 月 17 日
發文字號: 府行法字第1120070640號
法規體系: 訴願決定書/112年度
法規功能按鈕區
金門縣政府決定書    112年度府訴決字第007號
訴願人  李○○
原行政處分機關  金門縣地政局
代表人  許鴻志 (局長)
訴願人有關申請雷區土地返還登記事件,不服金門縣地政局中華民國(下同)112年5月4日地籍字第1120003369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  文
原處分撤銷,由原處分機關於3個月內另為適法之處分。
事    實
緣訴願人依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規定,於106年1月11日以雷返字第010、020號,檢附土地四鄰李○○、李○○二人之四鄰證明書等文件,申請返還坐落本縣○○鄉○○段0000地號及○○段000地號部分土地範圍,主張自45年1月1日開始至55年1月1日止計10年,於占有期間種植地瓜等農作物,依民法第770條規定以所有之意思,十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並無過失),完成占有時效請求登記為所有權人,且上開期間後因國軍佈雷致訴願人喪失占有。109年5月22日原處分機關會同訴願人、訴願人之代理人李○○及四鄰證明人李○○、李○○到場指界測量,依指界範圍測繪後暫編為○○鄉○○段0000-0地號及○○段000-0地號(下稱系爭土地),面積分別為3,959.71平方公尺及3928.02平方公尺。案經原行政處分機關審查後,認系爭土地當時並無人耕種使用,且訪談紀錄證明人所陳述內容非親自觀察之事實,主張占有要件與民法第770條規定未合,核與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第4項規定不符,爰以112年5月4日地籍字第1120003369號函予以駁回申請,訴願人不服,向本府提起訴願。
理    由
一、按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規定:「(第1項)金門地區位於雷區範圍內之土地,非經徵收或價購等程序有償取得登記為公有者,中華民國60年4月30日佈雷前之原權利人、合於民法規定時效完成取得土地所有權之占有人或其繼承人,得於本條例104年5月26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5年內,向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申請返還。(第2項)依前項申請返還土地者,應檢具其屬佈雷前原可主張取得土地所有權或合於民法規定時效完成取得土地所有權之下列證明文件之一:一、佈雷前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二、當地鄉(鎮)公所或其他政府機關出具之證明。三、雷區土地所在2人以上四鄰證明或村(里)長出具之證明書。(第3項)前項第3款出具證明書之四鄰證明人或村(里)長,於被證明之事實發生期間,應設籍於申請返還土地所在或毗鄰之村(里)且具有行為能力,並應會同權利人到場指界測量確認界址,經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通知2次均未到場者,駁回其申請。上開證明書應載明約計之土地面積及係證明人親自觀察之具體事實,而非推斷之結果。證明人證明之占有期間戶籍如有他遷之情事者,申請人得另覓證明人補足之。(第4項)第1項申請返還土地案件應檢具之證明文件有不全者,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應通知申請人於3個月內補正;不能補正或屆期未補正者,駁回之。…(第7項)第1項雷區範圍內之未登記土地辦理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該土地於佈雷前已完成時效占有,因佈雷而喪失占有者,視為占有不中斷;其登記案件審查之補正、公告期間及證明人之資格、條件等,準用第3項及第4項規定。」及行政程序法第36條、第43條規定:「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行政機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並將其決定及理由告知當事人。」
二、卷查訴願人106年1月11日依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規定,申請返還系爭土地,主張自45年1月1日開始至55年1月1日止計10年,於占有期間種花生、地瓜等農作物,依民法第770條規定以所有之意思,十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並無過失),完成占有時效,請求登記為所有權人,且上開期間後因國軍佈雷喪失占有。109年5月22日經原處分機關會同訴願人、訴願人之代理人李○○及四鄰證明人李○○、李○○到場指界測量,依指界範圍測繪後暫編為○○鄉○○段0000-0號及○○段000-0地號,面積為7,887.73平方公尺。原處分機關訪談四鄰證明人李○○、李○○後,認訴願人於占有期間無耕作事實,證明書填載被證明事項為推斷結果,顯非證明人親自觀察之事實,所主張占有要件與民法第770條規定未合,而依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第4項規定予以駁回,惟查:
    (一)原處分機關於111年7月26日訪談四鄰證明人之一李○○稱:「38年以後,兵來後圍起來就沒有在耕作,面積大小不知道。」及另一證明人李○○稱:「地雷埋入不能耕作,可能沒有在種植,面積位置都不清楚。」原處分機關僅擇取對不利訴願人之訪談內容為理由,而為訴願人不利之認定,卻就對訴願人有利陳述部分及陳述前後矛盾部分,均未敘明採納或不予採納之依據或理由,如訪談中李○○稱:「不會淹水。」及李○○稱:「以前可能有在耕作,我去撿柴有看到他在種植。」是否已依職權調查事實全貌?又是否按行政程序法第36條規定:「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均有疑義。
    (二)原處分機關認訴願人能否以一己之力耕種系爭土地達7,887.73平方公尺,及訴願人主張占有期間45年1月1日至55年1月1日,卻於41年遷居成功,於住處附近有土地耕種使用,認為申請面積與地點不符常理,又系爭土地早年為沙質海埔地,現況為雜草地、樹林地,按47年航照圖資,因耕作土地間會呈現不同深淺色色塊,該帶狀土地無明顯區隔,無法認定有耕作事實,雖非無見,惟依卷附資料,原處分機關僅憑43年地籍圖及47年航照圖資所載即認定系爭土地跨越海潮線,無種植植物之可能,而推論訴願人主張占有期間無耕種之事實,且查無其他補強證據附卷可稽,該推論是否與事實相符,容有疑義。
三、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之3第2項及第3項對於申請人所需檢附之證據資料縱有其限制規定,惟此並不免除原處分機關仍有其職權調查義務,必須對於四鄰證明所描述之事實進行調查,同時,須依行政程序法第43條規定:「行政機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並將其理由告知當事人。」心證四鄰證明所描述事實之真偽。易言之,原處分機關有其職權調查義務,於行調查證據時,仍應就有利不利事項一律注意,並斟酌全部之陳述,以及調查事實與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而非僅就對當事人不利部分未附具理由逕予採信,就有利之部分則恝置不論。訴願意旨執此指摘,並求為應撤銷原處分,自難認為無理由,爰將原處分撤銷,並命原處分機關於3個月內另為適法之處分。
四、綜上論結,本件訴願有理由,爰依訴願法第81條規定,決定如主文。

                            金門縣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
                                            主任委員 謝世傑
                                                委員 李復甸
                                                委員 沈炎平
                                                委員  蔡育霖
                                                委員  林佳頻
                                                委員  許慧婷

中華民國112年8月11日
縣 長  陳   福   海
 
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